警惕“秋老虎”!晝夜溫差大,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需防范
2025-08-28 09:29
央視網閱讀 (17661) 掃描到手機
這段時間,南方多地出現高溫天氣,局地最高氣溫達40℃。中央氣象臺預計,未來一周,江漢、江淮、江南、四川盆地東部等地仍有持續性高溫。明明立秋已經過去二十天,氣溫為什么還是居高不下呢?氣象部門表示,這就是人們常說的“秋老虎”。
安徽省氣候中心正高級工程師 唐為安:“秋老虎”并不是氣象上的一個專業術語,而是民間的一種形象的比喻。它通常是指在夏季向秋季過渡時期,氣溫下降之后又突然回升,持續出現一段35攝氏度以上的高溫天氣,或者是在夏季向秋季過渡時期一直維持在35度以上的高溫。
專家表示,立秋后,隨著夏季風的減弱和降水減少,空氣濕度明顯下降。體感會從夏季的潮濕悶熱逐漸轉為干爽。但在長江中下游地區受副熱帶高壓持續控制,常常要到9月中旬以后氣溫才會明顯降低。
安徽省氣候中心正高級工程師 唐為安:“秋老虎”產生的主要原因,一個是副高的異常控制,因為副熱帶高壓就在秋季南退過程階段性北抬,在副高控制下會阻隔北方的冷空氣南下,導致晴朗少云,日照強烈,氣溫維持在35攝氏度以上。
記者了解到,“秋老虎”時段的晝夜溫差變化易誘發心腦血管疾病,對老年人群體的影響尤其明顯。醫生提示,對于有基礎病的人來說,要特別注意保持健康、規律的生活習慣。
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內科副主任醫師 陶春蓉:每天補充水分的話在1500到2000毫升以上,有時候要少量多飲,不要等到口渴的時候再去喝水。對于像有高血壓、糖尿病有基礎病的人,要規律地服藥,及時監測血壓血糖。
(央視網)
央視網